我院陳亞軍團隊揭示家中“燒香”可能會延緩兒童認知功能發展
“燒香”的曆史由來已久,在亞洲和阿拉伯灣地區非常普遍,是當地居民祭祖、拜佛、淨化空氣或釋放香氣而經常采取的方式。調查顯示,廣州1/4的家庭有“燒香”習慣;台灣和新加坡,因道教和佛教的興盛,“燒香”習俗更為普遍,約1/3至一半的家庭會在家裡燒香。一根香燃燒時間大約1~1.5小時,期間可釋放多種空氣污染物,包括顆粒物,氣體污染物,多環芳香烴和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等,其中多環芳香烴屬于一類緻癌物。研究發現,燃燒1克佛香産生的顆粒物可高達45 mg,遠多于香煙燃燒産生的顆粒物(10 mg)。已有研究表明“燒香”和人群心血管疾病、肺癌以及孕期高血壓等存在關聯。兒童時期是大腦快速發育的關鍵時期,在此期間接觸不良環境因素可能會造成即刻或将來的健康危害。家中“燒香”是否也會影響兒童認知功能?相關研究較少且結論尚不明确。
近日,太阳集团1088vip陳亞軍教授團隊研究提示家中“燒香”可能會延緩兒童認知功能發展,這也是有研究首次探索“燒香”習俗與兒童認知功能發展的關系。相關研究發表于建築環境領域知名期刊《Indoor Air》。太阳集团1088vip博士後桂曌環和副教授楊博逸為該論文第一作者,陳亞軍教授為獨立通訊作者。
本研究利用廣州市學生健康隊列(臨床注冊号:NCT03582709),于2019年在廣州市納入約8300名6-12歲兒童作為本次研究對象。采用問卷收集家庭“燒香”情況,基于執行功能行為評定量表評估兒童認知發展中的執行功能水平。多變量線性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在校正了年齡、性别、社會經濟水平、父母吸煙和生活方式後,與不“燒香”家庭的兒童相比,偶爾或者經常“燒香”家庭的兒童其執行功能表現較差,而父母為吸煙者或者家庭經濟地位較低都會增加這種關聯強度。

圖1: 家庭燒香和兒童執行功能的關系
有人覺得點火升煙是一種儀式感,沒有這袅袅香煙,這香就燒的不真誠。随着相關研究的開展,我們應科學地認識和正确對待“燒香”。本研究提示,家庭“燒香”環境可能是兒童執行功能的不利因素。為了兒童認知的健康發展,家長應降低燃香頻率、減少吸煙。另外,未來應該開發和推廣更多的環保替代産品,如電子燃香。
論文鍊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epdf/10.1111/ina.13102
撰稿:桂曌環
初核:丁瑩、董光輝
審核:王燕芳
審核發布:範瑞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