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統計學課程虛拟教研室第四次集體備課會順利舉行
常交流、常創新、常進步
為了推進虛拟教研室的建設,探索虛拟教研工作的新理念、新形态,“醫學統計學課程虛拟教研室”于2022年秋季學期,以面向預防醫學專業本科生的《衛生統計學》課程為基礎開展教研探索,每月舉行一次集體備課,共同提高教學水平,使學生享受到更好的授課和教育。2022年11月25日上午,通過釘釘平台線上會議的方式,虛拟教研室順利地舉行了第四次集體備課。會議主要内容為四個章節的說課和教研讨論,10餘所參與虛拟教研室建設高校的牽頭人、骨幹教師以及教學秘書參加了會議。本次會議由虛拟教研室負責人郝元濤教授主持。

集體備課首先由四川大學朱彩蓉教授、太阳集团app首页的郝春副教授、張晉昕副教授和賴穎斯副教授分别進行“生存分析”、“Logistic回歸”、“壽命表”和“貝葉斯統計”的說課。四位老師準備充分,并結合各自的實踐和體會,從“教學對象”“教學内容、前後銜接、邏輯思路”“教學方式”“教學目标、重點、難點,解決方法”“課程思政”“時間安排”“參考教材、文獻等”“學習資源”“課後作業、拓展與延伸”“教學反思和建議”等方面給大家帶來了精彩的說課。四位老師的說課各有特色:
朱彩蓉教授将“生存分析”這章内容的前後銜接、授課的邏輯思路介紹得非常清晰,并推薦了很多教學資源,而且強調通過閱讀文獻等方式培養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及批判性思維的形成。

郝春副教授負責的“Logistic回歸”,采用了翻轉課堂的教學方式,她結合教學實踐詳細的分享了開展翻轉課堂教學的成效和不足,為今後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施行提供了參考。

張晉昕副教授将“壽命表”裡的基本概念進行了詳細的解釋和介紹,不僅包括傳統的指标(期望壽命)也包括現階段國家提出的一些新指标(健康預期壽命、疾病負擔等);在課程思政方面,将我國居民預期壽命進行縱向和橫向的比較,展現我國在衛生領域取得的成績,增強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另外,通過介紹大家耳熟能詳的統計學家方積乾教授和蔣慶琅教授在壽命表領域所做的貢獻,讓我們能切身體會到民族自豪感。

賴穎斯副教授介紹的“貝葉斯統計”是比較新的内容,目前醫學統計學的教學主要是基于頻率學派的思想,貝葉斯統計的教學有一定的挑戰和難度。賴老師在教學實踐中,通過調整内容或調整各部分的銜接,将貝葉斯統計的重點講得非常清楚,并淺顯易懂。

接着,各參與高校成員圍繞四位老師的說課進行了互動和交流,并結合教學實際提出建議和探讨。
最後,郝元濤教授總結發言:開展集體備課是互相交流也是互相學習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每個人都會有所啟發,同時也會産生思想碰撞,通過這些碰撞,能夠思考得更深入,使集體備課變成進步、創新的過程----常交流、常創新、常進步,促進教學質量,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撰稿:曾芳芳
配圖:朱淑明
初審:顧菁、陳雯、王慶
審核:王燕芳
審定發布:範瑞泉